案例列表 案例列表 副標題 |
最高可給予200萬元補助!廣州助力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7
近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州市壯大科技創新主體促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建立科技企業全周期發展支持體系,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 《措施》從加強科技引育、推動科研強企、實現人才優企、拓展金融惠企、匯聚產品興企、持續精選壯企、優化創新生態等7個方面,提出了26條具體措施。 探索重大創新平臺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轉化”機制 《措施》提出,要優化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充分發揮好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大學科技園、星創天地等平臺載體作用;要發揮戰略科技創新平臺作用,探索重大創新平臺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轉化”機制,依托“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推動落地一批“硬科技”種子企業,通過科技成果作價、資金投入等方式參股孵化企業以及技術供給服務科技企業,吸引更多成果落地廣州。 除了鼓勵科研機構的成果轉化,科技企業自身的研發也應得到重視。《措施》提出,要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企業健全研發管理制度。要支持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發揮好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圍繞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開展技術研發,申報國家和省重大科技專項,承接相關產業化項目。支持企業組建產業創新聯盟和標準組織,制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規劃,參與制定國際國內標準規則。 在核心技術攻關方面,《措施》提出要優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模式,聚焦廣州市21條重點產業鏈,梳理編制產業鏈圖譜、產業鏈創新體系、重點企業清單和產業地圖,推動形成有梯度、有層次的“鏈長-總鏈主企業-鏈主企業-生態鏈企業”模式,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廣州市產業核心技術攻關、科研投入和成果轉化的核心力量。 創新“認定+遴選+擇優”的人才評價綜合體系 科學技術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秀的科技人才團隊。《措施》提出應強化人才保障,進一步簡化企業人才引進流程,保障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企業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的入戶需求。創新“認定+遴選+擇優”的人才評價綜合體系,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探索在重點企業實施“特聘崗位”制度,下放人才評定權限。鼓勵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等建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打造適應企業發展的人才儲備體系。 《措施》指出,要引好用好外智,開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試點工作,擴充外國高端人才(A類)和外國專業人才(B類)的認定范圍。出臺廣州市人才綠卡實施辦法,鼓勵全球人才來穗。搭建國際人才數據庫,允許符合條件的取得內地永久居留資格的國際人才創辦科技企業、擔任科研機構法人代表。 持續深化“以賽代評”“以投代評”聯動創新機制 《措施》提出,要支持初創型科技企業發展,擴大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廣州賽區)規模,持續深化“以賽代評”“以投代評”聯動創新機制,進一步挖掘優質科技企業,對獲獎企業給予10萬-200萬元不等補助。市區政府引導基金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鼓勵引導基金與鏈主企業、社會投資機構等共同成立細分領域投資基金。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等科技企業給予包括所得稅減免在內的政策支持。對南沙先行啟動區符合條件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南沙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重點行業企業進一步延長虧損結轉年限。 除了資金與稅收政策上的鼓勵,《措施》還提出,要加大科技創新貸款支持力度,鼓勵在穗銀行機構發揮專業優勢,加強服務科技企業。實施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加大對初創科技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用于支持個人創業或小微企業擴大就業的貸款進行貼息。 如需了解更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融資貸款政策產品可咨詢下方企業顧問咨詢。 免責聲明:廣東高新企業銀稅服務平臺轉載網絡文章只為給用戶提供更多詳細資訊及最新政策分享,文章資訊內容只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包含內容圖片字體),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企業融資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