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列表 案例列表 副標題 |
上半年廣東省銀行業總資產3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3%1
近日,廣東銀行業召開2023年上半年新聞發布會。南都.灣財社記者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廣東銀行業繼續保持平穩運行良好態勢,為廣東經濟企穩回升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省銀行業資產總額38.15萬億元,同比增長11.53%。各項存款余額29.96萬億元,同比增長13.28%;各項貸款余額26.17萬億元,同比增長11.01%。轄內(不含深圳,下同)銀行業資產總額25.0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9%。其中,各項貸款余額17.1萬億元,同比增長12.18%,新增貸款1.28萬億元,同比多增1235.94億元。各項存款余額20.4萬億元,同比增長14.09%。不良貸款率1.17%,繼續維持在較低水平。 在發布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吳慶從五個方面介紹了2023年上半年廣東銀行業改革發展與監管情況。 錨定“走在前列”總目標 為廣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更強動能 一是賦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探索建立適應科技創新主體發展的體制機制,助力“高含金量”科技企業發展壯大。高技術產業、知識產權密集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等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6.42%、27.63%、25.27%。聯合出臺“專精特新”融資服務方案,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超70%。“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同比增長63.04%。 二是賦能廣東制造業當家。制造業貸款規模達2.59萬億元,同比增長23.79%。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1.32萬億元,同比增長38.88%。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領域的貸款投放,均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同比增長59.1%。 三是賦能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助力南沙打造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桿,聯動搭建“政銀企”融資對接機制,轄內主要銀行對南沙“攻城拔寨”重點建設項目授信超2100億元,發放貸款近500億元。深化琴澳民生金融服務,支持銀行在“澳門新街坊”設立服務網點,支持橫琴發展跨境住房按揭貸款業務。拓展“跨境理財通”試點,內地試點機構擴容至32家,實現大灣區城市全覆蓋。 四是賦能海洋強省建設。聯合地方出臺加強海洋牧場建設金融保障的十項舉措,組織梳理金融支持海洋牧場發展20項產品服務清單。召開7場產業投融資對接會,達成融資意向近200億元,服務優質企業300家。推動銀行制定海洋牧場金融服務專屬方案,設立海洋特色支行和專職部門,開設沿海地區專項辦貸“藍色窗口”。漁業產業貸款余額超231億元,其中海洋牧場相關貸款余額超67億元。 踐行服務實體經濟宗旨 支持廣東經濟社會迸發更大活力 一是以金融供給“量”的合理增長,支撐經濟企穩向好。配合制定廣東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支持11家全國性大中型銀行與廣東省簽署金融助推廣東高質量發展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組織召開政策性金融機構、大型銀行等多場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轄內銀行業新增信貸投放1.28萬億元,同比多增1235.94億元。其中,新增中長期貸款8970.8億元,同比增長27.79%。 二是以金融供給“質”的平衡優化,助力經濟加快恢復。支持廣東重大項目投資建設,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涉粵項目貸款余額超2500億元,同比增長超25%;累計為廣東1530個重大項目發放貸款近1500億元。出臺支持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指導意見,支持釋放消費潛力。汽車貸款同比增長24.26%。批發和零售業、文體娛樂業貸款增速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1倍、3.74倍。配合出臺外貿一體化試點方案等制度文件,優化外貿企業金融服務。做好廣交會金融服務,指導轄內銀行提供專屬貸款、跨境結算等一攬子專屬產品,降低參展成本,保障收匯安全。 三是以金融服務“效”的改善提升,激發小微、民營企業經營活力。轄內新增民營企業貸款6000億元,在新增企業貸款中占比52.8%。轄內小微金融繼續呈現“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的良好勢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7.47%,戶數同比增加45.56萬戶,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3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續貸、信用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9.16%、34.56%。 發揮金融資源配置作用 助力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更為高效 一是強化“百千萬工程”金融要素保障。成立由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金融支持“百千萬工程”工作小組。引導轄內銀行設立專項領導小組75個、組建業務專班81個、制定專項金融服務方案76項。推動金融資源持續向縣鎮村傾斜,縣域貸款余額達1.44萬億元,同比增長12%;在縣域設立銀行網點約4200個,布設金融自助機具近12萬臺。 二是深入推進“金融倍增工程”。認真落實粵東西北“金融倍增工程”實施意見,引導銀行加大對粵東西北地區金融資源配置力度。粵東西北地區銀行業各項貸款同比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轄內銀行對粵東西北地區重點承接產業、產業轉移合作園區建設等提供授信超3200億元。 三是全面推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聯合茂名地方政府出臺“金融助荔十條”,召開金融服務荔枝產銷對接大會,支持銀行機構推出“荔枝貸”“好農貸”等特色金融產品,茂名荔枝產業貸款同比增長55.75%,授信戶數同比增長26.02%。全力保障糧食安全,指導銀行提前單列夏糧收購信貸計劃,向種子種苗培育活動、農田基本建設等19個糧食安全重點領域,投放貸款余額861億元。涉農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0.47%、30.91%。 永葆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推動金融服務與人民群眾需求更加貼合 一是持續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指導轄內銀行成立223家新市民特色網點、29家金融服務中心,推出特色產品或服務144項,幫助新市民更好融入城市安居樂業。轄內銀行向新市民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8億元,年化利率同比下降0.18個百分點。轄內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超過6.8萬戶,上半年開立農民工工資保函17.9億元、代發農民工工資382.1億元,助力新市民“勞有所得”。 二是進一步強化住房金融服務。轄內銀行新發放首套房按揭貸款3500.26億元,同比增長32.75%。住房租賃貸款余額401.7億元,同比增長84%,助力202家企業新建及改造長租房源超過20萬套,試點推行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積金“按月還租”便民措施,助力人民群眾“住有所居”。 三是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大力推行人民來訪聯合接訪分級處理機制,通過“督查+溯源”主動化解群眾糾紛。指導廣東正和消保中心化解銀行糾紛8144件次,結案金額8.38億元。加強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指導轄內3家金融機構建成“藍馬甲教育示范基地”,與近鄰學校、村委、派出所、企業等建立金融知識宣傳點約5000個,開展宣傳活動2.6萬次,觸達金融消費者2.8億人次。 穩妥主動防控金融風險 促進金融體系穩定安全更有保障 一是持續強化公司治理監管。做好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收官總結。開展中小法人銀行公司治理監管評估、董事監事履職評價,并在市場準入、現場檢查立項、監管評級、監管通報等環節加強對評估結果的運用。 二是主動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推進聯合授信試點工作,指導牽頭行成立聯合授信委員會,發揮與債委會的協同作用。上半年處置不良資產615.48億元,同比多處置44.49億元。加強對地方中小法人銀行的持續監管,推動中小銀行風險抵御能力進一步增強。認真貫徹落實“金融16條”,加大金融支持“保交樓”力度,促成地方出臺保函置換、“帶押過戶”等多項政策,助力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三是嚴厲打擊金融違法違規行為。對轄內銀行業罰沒金額合計6398.34萬元,同比增長40.16%。嚴肅開展不法貸款中介專項治理排查。深入推進不規范使用“銀行”字樣專項清理。深化警銀合作,推動“陽光凍結”機制擴面增效。指導轄內銀行強化對涉非涉詐資金異動的監測識別。 如需了解更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融資貸款政策產品可咨詢下方企業顧問咨詢。 免責聲明:廣東高新企業銀稅服務平臺轉載網絡文章只為給用戶提供更多詳細資訊及最新政策分享,文章資訊內容只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包含內容圖片字體),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企業融資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