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列表 案例列表 副標題 |
廣州南沙:2023年預計獎勵補貼“專精特新”企業1.5億元25
(記者/陳偉峰 通訊員/謝子亮)3月22日,廣州南沙區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之“南沙科學的春天”故事分享會在大灣區(國際)傳播中心舉行。南沙區工信局、南沙區科技局、廣州通則康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港科大(廣州)科技領創中心等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他們的“南沙科學”故事。 分享會上,南沙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偉源分享了南沙區大力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有關情況。他介紹,南沙區對國家“小巨人”獎勵200萬,對獲得省級“專精特新”稱號的企業獎勵50萬元,預計2023年政策獎勵補貼累積達到1.5億元。 分享會現場 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將于下半年率先入駐 在中科院明珠科學園一期南部組團,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關鍵效應及空天飛演大樓拔地而起。記者了解到,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注冊成立于2019年10月,是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廣州市人民政府與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合作共建的廣東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將于2023年下半年遷入明珠科學園,成為首批入駐明珠科學園的科研機構。 明珠科學園作為南沙科學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獲悉,南沙科學城當前正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要求,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為目標,推動南沙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如何推動南沙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情況,南沙區科技局總工程師朱罡認為,建設好南沙科學城是重中之重。朱罡在分享會現場分享說,南沙科學城的建設要滿足三個核心要素: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高水平的科研機構也必不可少、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是南沙科學城建設的第一資源。 那么,南沙科學城發展的重點領域有哪些呢?朱罡分享說,南沙將聚焦深海、深空等領域,圍繞海洋、空天、能源等方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南沙科學城核心區明珠科學園南部組團即將投入使用,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將于今年下半年率先入駐。“我還很清晰地記得,在2019年參與了智能院落戶的談判工作,研究院之所以選擇落戶南沙,除了南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更看重南沙在海洋工程裝備領域雄厚的基礎和豐富的岸線資源。”朱罡分享說,智能院在海洋裝備領域給南沙帶來了5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其參與研制的兩棲機器人實現了奧運史上首次水下火炬接力,彰顯了南沙的科技擔當。 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呈“翻倍式”增長 在慧眼自動化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研究人員致力于為機器人裝上一雙靈敏度極高的“眼睛”。記者獲悉,該公司專注于機器視覺的行業應用,為富士康、捷普、立訊等知名制造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工業AI質檢在幾乎所有制造行業都有廣泛需求,不僅效率更高,精確度更是高達94%以上。”該公司總經理吳凱介紹說。 在南沙區另一家“專精特新”企業,專注于靜電粉末噴涂的廣州澤亨實業有限公司與南沙的緣分更像是一場“雙向奔赴”。廣州澤亨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林蘭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南沙的政策非常有利于企業發展,且南沙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優越的區位優勢與發達的港口物流也是吸引澤亨落地南沙、扎根南沙的重要原因。” 春風正盛,方興未艾。當天,張偉源從培育成效、培育模式以及服務特色三方面,分享了南沙區大力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有關情況。“在培育模式方面,‘政策支撐、重點規劃、梯度培育、服務保障’全方位發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沙區762家企業獲得各級1011項“專精特新”稱號,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2項,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5項,“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54項,廣東省創新型中小企業750項。2022年,南沙區“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迎來了收獲期,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同比增長近10倍。 當天的分享會上,廣州通則康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侯玉清圍繞主題介紹企業在南沙的成長故事、“專精特新”成果成效以及未來發展路徑,港科大(廣州)科技領創中心副主任、實踐教授白煜結合自身教學研究和推動科創成果轉化落地分享科創高質量發展故事。(陳偉峰) 如需了解更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融資貸款政策產品可咨詢下方企業顧問咨詢。 免責聲明:廣東高新企業銀稅服務平臺轉載網絡文章只為給用戶提供更多詳細資訊及最新政策分享,文章資訊內容只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包含內容圖片字體),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企業融資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