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列表 案例列表 副標題 |
惠企惠民打出“組合拳”!高新區發布多項政策助力優化營商環境66
點擊上方藍字,請關注我們!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給補助、企業轉型升級給予資金支持、高層次人才提供保障住房或租房補貼……河源高新區一項項惠企惠民政策,推動著眾多企業穩步前行,牽動、溫暖著千萬市場主體和個人的心,激發起他們創業創新的熱情與活力。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近年來,河源高新區搭建立體企業政策支持體系,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河源市高新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河源市高新區扶持大型骨干企業發展實施辦法》等多項政策,每年拿出財政七成資金,結合土地、財政貢獻留成等,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
《河源市高新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
案例 “危機”中尋找新機遇
《河源市高新區扶持大型骨干企業發展實施辦法》
該實施辦法提出,園區內工業企業與上一年度產值相比持平或首次達5億元以上的(含5億元),給予一次性300萬元獎勵;園區內工業企業2020年實現生產銷售收入(以稅務部門確認數據為準)50億元以上的,且與上一年度相比實現正增長的,當年給予獎勵5000萬元;從次年起,年生產銷售收入對比上一年度增長10%以上的,當年給予5000萬元獎勵。 今年4月,關于2020年度河源高新區扶持大型骨干企業項目資金公示結束,10多家企業共獲得扶持資金近億元,每家企業獲得扶持資金在300萬元到5000萬元不等。這項去年9月發布的政策,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強勁動能。 案例 政策扶持更利于企業穩定生產經營 “去年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企業在生產上或經營上遇到一定的困難,河源高新區出臺這樣的政策就像‘及時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壓力。”河源市中啟辰精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副總經理張萍來說。 根據河源高新區發布的關于2020年度河源高新區扶持大型骨干企業項資金文件,河源市中啟辰精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獲得500萬元的資金獎勵。 “去年9月,河源國家高新區微信公眾號發布《河源市高新區扶持大型骨干企業發展實施辦法》后,公司嚴格按要求整理申報材料,申報過程也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張萍來說,公司將領到的相關扶持資金用于優化企業產品結構,引入高附加值產品及建立企業自主品牌產品等。 張萍來表示,該項政策實施讓企業對河源高新區的營商環境更有信心,也更有利于企業在疫情期間穩定生產,增加投資擴大產能,優化企業產品結構,有利于企業開展對外貿易業務。同時希望此項政策能夠延長有效期,支持企業健康發展。 《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 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人才是第一資源。近年來,河源高新區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主動承接與吸納國內外優質資源和“外溢”人才,聚焦人才升級、環境升級、機制升級,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為助推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高新區打造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延伸的牽引區和引領河源發展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根據河源高新區2018年發布的《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引進的人才分為六類。比如具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并與企事業單位簽訂2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工作期間提供人才保障住房或每月1500元租房補貼,最長不超過3年。 安居才能樂業。《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提出要實施人才安居工程。探索與開發商合作共建模式,建立集商業、居住、辦公于一體的人才小區,面向園區人才租售,強化人才安居保障。對在河源高新區就業滿一年且首次在高新區購房的,給予一次性購房補貼,大專學歷及以下、本科(或中級職稱或高級技工、技師)、碩士研究生(或副高級職稱)、博士(或高級職稱)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5萬元補貼。 案例 企業員工享受福利更有歸屬感 “河源高新區每年都有人才專項扶持政策,并以文件的形式通知企業了解到相關政策,我們會將政策宣傳到各部門。”西可通信技術設備(河源)有限公司行政經理劉猛介紹,2020年,集團旗下的兩家公司申請到“實施人才安居工程補貼”的人數分別為11人和13人。 《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實施后,激發了園區企業員工的購房熱情。“我2019年在河源高新區購買了一套住房,從此把家安在了這里。”河源市西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注塑部經理諶剛巖說。諶剛巖是湖南人,目前生活、工作都在河源高新區。他表示,隨著河源高新區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他感覺在這里生活及工作越來越便利。 劉猛表示,河源高新區的人才政策對企業留住員工有極大的好處,幫助企業減少人員流動性,穩定了公司各階層的人才隊伍,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 《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 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為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創業體系,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實施創新創業驅動發展戰略,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動河源高新區建設創新型特色園區工作進程,河源高新區發布了《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 《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中對當年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含廣東省先進技術型服務企業)認定的,申報材料提交至省科技廳并獲受理的,一次性給予補助5萬元,獲認定后,再一次性給予補助20萬元。對已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在審計(稅務)核定的研發費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3%(含)以上的企業,按研發費用支出的1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案例 加快創新驅動提升企業“硬”實力 西可通信技術設備(河源)有限公司在2020年申報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通過認定,于2020年12月9日領取了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在申請的過程當中,河源高新區委托了專業人員免費為園區企業指導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通過專家們的指點,更完善了公司的研發立項管理制度,研發管理也步入了正軌。”西可通信技術設備(河源)有限公司行政經理劉猛說。 目前,西可公司有科技人員283人,占職工總人數的13.04%。公司核心管理團隊均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研發中心擁有充實的技術力量,科技人員均具有豐富的技術經驗及優秀專業技能。公司通過技術上的積累,在寬帶移動通信終端、計算機及終端產品的通信技術、結構、外觀、軟件及生產工藝等方面獲得了多項知識產權成果。近幾年,該公司還獲得了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廣東省創新型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認定。 開發新產品有利于促進企業成長,維護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地位。劉猛表示,有了政府對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的大力支持,企業也會更有動力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產出更好的產品,創造更大的利潤,回報政府、回報社會。 《河源市高新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扶持政策“黃金二十三條”》 吸引港澳青年到河源創業就業 2020年,河源高新區進一步落實中央和省、市有關政策意見,推出《河源市高新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扶持政策“黃金二十三條”》,大力推動河源高新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基地是指高新區深河金地創谷、創智產業園及高新區管委會創辦認定的港澳創新科技園),結合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發展實際,由河源高新區管委會設立1000萬元扶持獎勵資金,制定獎勵政策,并委托河源市先科科技服務發展有限公司管理。 政策中所指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項目是指企業創始人為香港籍或澳門籍、港澳高校在籍就讀或畢業的內地學生(本科以上學歷),且所注冊企業股東中香港籍或澳門籍人員及港澳高校在籍就讀或畢業的內地學生(本科以上學歷)累計持股20%以上,在河源高新區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登記及地址為基地內,或根據河源高新區管委會安排落戶在高新區范圍內的企業。所稱的港澳籍人才是指就業于基地內企業的香港籍或澳門籍、港澳高校在籍就讀或畢業的內地學生(本科以上學歷),年齡限制范圍為18周歲(含18周歲)至45周歲。 免責聲明:廣東高新企業銀稅服務平臺轉載網絡文章只為給用戶提供更多詳細資訊及最新政策分享,文章資訊內容只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包含內容圖片字體),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企業融資申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