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列表 案例列表 副標題 |
“科技銀行”成企業破解融資難良藥——專利權、商標權可以質押貸款變現金16
“今年年初,我們企業資金運轉緊張得很,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產經營。幸好及時從六盤水市‘科技銀行’得到470萬元貸款,真是雪中送炭,幫了大忙嘍!”在鐘莉紅看來,得到這筆錢并不亞于中了大獎一般讓人興奮。 鐘莉紅是貴州安凱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她所在的公司是六盤水市一家本土民營企業,也是一家科技型企業,擁有自主研發專利技術37項。她所說的這筆貸款就是企業用5項專利權作質押拿到的。 目前,在六盤水市注冊成立的科技型企業有428家,其中小微企業就占據了半壁江山。而在沒有開展六盤水市“科技銀行”試點之前,不少科技型企業,尤其是其中的小微企業,因為靠租用場地辦公、生產和經營,需融資向銀行申請貸款時,拿不出土地和廠房等固定資產作抵押,只能是救火沒水——干著急。 那么,擔負著研發新工藝、新產品任務的科技型企業如何健康快速成長,不在融資上卡殼掉鏈呢?6年前,六盤水市科技局就開始尋找解藥,并通過不斷實踐和完善,使這味解藥——六盤水市“科技銀行”真正發揮出破解企業融資難瓶頸的藥力。 “科技型企業,尤其是他們中的許多小微企業在成長期里,雖然具備專利多、高成長的特點,但總會因為輕資產而陷入融資難的困境。要破解他們之間的矛盾,需進一步解決好風險分擔機制,打破傳統的信貸模式,豐富信貸產品,提高授信力度,讓企業在發展道路上不再為錢犯愁,輕裝上陣后專注搞研發、促生產。”市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彭盛烈說:“2015年12月,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經過前期大量考察調研,由市科技局牽頭搭臺,開啟了六盤水‘科技銀行’試點建設工作,并選擇與涼都村鎮銀行合作,投入風險補償資金500萬元,存入六盤水‘科技銀行’實行專戶管理。當時,用企業的純知識產權給銀行作質押的,六盤水市在全省可是第一個。” 企業發展需要資金,先到市科技局申請,經市科技局審核后向銀行推薦,接著評估公司對企業的知識產權進行評估,銀行調查審批后發放貸款。在這個流程下,從企業申請到拿到貸款最快不到半個月。涼都村鎮銀行業務部總經理馬霞說:“從2016年開始,我們一直給科技型企業提供高效、快速、優質的服務,推出‘科易貸’產品,規定貸款額度不超過5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2年。去年11月份還成立專營機構——科技支行,配備專職客戶經理負責為科技型企業辦理融資業務。” 為多了解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市科技局組織對全市企業開展調研,對具有科技創新潛力、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項目進行梳理、篩選、匯總并及時向銀行推薦。去年8月份,市科技局、涼都村鎮銀行和市融資擔保公司等組隊到貴陽市、成都市、南京市開展科技金融工作專題考察后,進一步理清發展工作思路,并在大量考察和反復研討基礎上,結合實際草擬了《六盤水市“科技銀行”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有望今年內正式出臺。 同時,按照“專款專用、滾動使用”的原則,市級財政設立科技型企業貸款利息補貼專項資金,讓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得到科技銀行基準利率貸款利息額10%的補貼;專利權質押貸款的企業,可按不超過企業應支付同期銀行基準貸款利率計算利息額的50%得到貼息,每個企業每年最高可申請貸款貼息10萬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家企業獲貸款貼息,貸款利息補貼金額累計達80萬元。 截至6月1日,市科技局累計審核推薦專利質押貸款企業48筆,推薦金額達2.018億元;六盤水“科技銀行”累計向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23筆,發放金額9755萬元。為有效防控風險,我市制定出臺《六盤水市“科技銀行”科技金融專項貸款損失代償管理辦法》,并啟動貸款企業的績效評價和監督檢查,重點對專利質押貸款使用情況、政策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目前,除2家企業去年因疫情影響生產沒能按時還貸外,沒有出現還貸拖欠的情況。 如今,有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融資和貼息“助攻”,全市科技型企業發展潛力得到激活,在搶占市場中贏得主動,實現健康快速發展,如助推盤州玉祥公司年產量從450噸擴大到600噸;貴州天刺力公司年產量從6000噸擴大到12500噸;貴州中大方正公司產量從18套擴大到26套等。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已獲貸的科技型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35項、推出新產品20個,打造了“天刺力”系列產品、“火腿油辣椒”等一批知名品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得到提高。7家獲貸企業年產值從2.38億元提高到4.01億元,實現了規模和效益雙提升,不僅幫助企業快速發展、做大做強,也有力助推新型工業化的進程。 免責聲明:內容來源于網絡,整理于高新技術企業融資貸款服務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包含內容圖片字體),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