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列表 案例列表 副標題 |
股貸雙輪驅動,浦發銀行打通科創企業上市前融資最后一公里31
隨著“硬科技”成為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扶持、培育支持真正具有關鍵核心技術的科創企業,成為金融機構發力布局的“價值高地”,更是浦發銀行義不容辭的使命。 4月20日,在浦發銀行攜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上海證券交易所等生態合作伙伴舉辦的“策源科創,浦夢未來——浦發銀行上市貸及科技含權貸科技金融推介會”上,浦發銀行副行長王新浩表示:“浦發銀行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產業革命的大趨勢,視落實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扶持科技型企業為己任。本次升級的‘上市貸’和‘認股選擇權+科技含權貸’兩大拳頭產品,正是契合‘硬科技’企業想上市、要上市的融資需求,通過‘股貸’雙輪驅動,打通科創企業登陸科創板前的最后一公里。” 經過多年深耕,浦發銀行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股、債、貸”一體化的科技金融生態圈服務模式,并打造了專業的組織架構、業務模式、創新產品體系和數字化服務平臺。未來,浦發銀行將繼續堅持深耕科技金融沃土,不斷豐富科技金融生態,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 升級兩項拳頭產品 深化科技金融服務 備受關注的浦發銀行“上市貸”和“認股選擇權+科技含權貸”兩項產品究竟能為科創企業提供怎樣的服務與便利? 據浦發銀行科技金融中心主任袁蕊介紹,“上市貸”針對進入上市輔導期或已被納入政府部門擬上市培育庫的企業,提供最高額度8000萬元、最長期限3年的信用貸款。該產品準入方式多樣,并覆蓋了尚未盈利的科創企業,為緩解此類企業“融資難”雪中送炭。 例如,對于某專業從事建筑文化遺產保護施工與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浦發銀行根據該企業擬上市階段各方面需求,量身定制包含“上市貸”產品在內的授信方案,從溝通到業務落地僅耗時兩周。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首家獲得浦發銀行“上市貸”支持的企業,其已于近期成功登陸科創板。 截至目前,浦發銀行已在上海地區運用該產品向20余戶擬上市企業發放貸款近2億元。 “認股選擇權+科技含權貸”則是針對高成長性科創企業的一種股權與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方式,可為企業提供最高3年期、單戶貸款額度最高2000萬元的信用貸款。 例如,針對某互聯網+整合傳統印染紡織行業創新企業,通過投貸聯動的信貸產品,浦發銀行與投資機構合作,以5億元估值鎖定該企業7年認股選擇權;同時,借助單證池融資品種,將融資資金定向用于支付信用證項下原材料采購,到期后利用出口收匯還款,將浦發銀行國際結算業務優勢與客戶需求結合,為客戶獲得融資創造了條件。目前,在新一輪股權融資中,該企業估值已達到12億元。 “政產學研投”協同 共建科創生態圈 本次推介會上,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整合各自資源,立足科技創新驅動、支持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共建“雙創”生態圈、文化交流圈、平臺互通圈、商業服務圈,共同致力于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科創企業成長周期的不同階段,提供跨行、開放、互通的生態圈資源。 浦發銀行也將進一步深化與上交所等要素市場合作,聚焦科創板客戶培育與輸送,以上交所全國6大戰略中心為支點,舉辦“走進上交所”系列活動,共同為科創企業打造科創板上市綠色通道。 此外,聚焦于如何通過科技金融生態圈作用,共同支持優質科創企業登陸科創板等話題,來自上海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促進處、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浦發硅谷銀行、東方富海等各類機構的領導、專家學者展開了熱烈討論。 完善科技金融產品體系 企業需求全覆蓋 一直以來,浦發銀行堅持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緊扣科創企業需求,不斷創新產品服務。通過“科技型企業萬戶工程培育庫”專屬服務+科技快速貸、孵化貸、萬戶貸、小巨人信用貸、投貸寶、科技含權貸、科技補貼貸款、科技履約貸等八大科技金融產品,滿足科技型企業各發展階段融資需求。“上市貸”和“認股選擇權+科技含權貸”正是該產品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趨勢,浦發銀行于2017年推出業內首個數字化科技金融服務平臺,通過整合多方資源、信息集成共享,有效提高科創領域投融資對接效率。目前,該平臺已儲備超過4萬戶科技型企業,100多家投資機構,幫助投資人與優質科技型企業項目精準對接。 此外,浦發銀行充分發揮集團化經營優勢,與旗下浦銀國際、上海信托、浦發硅谷等集團投資企業協同,構筑涵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股、債、貸”一體化的科技金融生態圈服務模式,并打造了專業的架構、模式、產品、平臺,形成科技金融服務特色。 截至目前,浦發銀行服務科技型企業超過4萬家,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過2600億元,服務科創板客戶超過70%。 “科技創新是支撐民族崛起的重要基石,浦發將從自身做起,持續提升科技金融專業化服務能力,攜手科技金融生態圈重要合作伙伴,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為國家創新發展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王新浩表示。 免責聲明:內容來源于網絡,整理于高新技術企業融資貸款服務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包含內容圖片字體),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